189-7716-3933
企业名称:广西大创投资管理有限企业
联系人:罗竹林
手机:18977163933
邮箱:dachuangtz@163.com
网址:www.gxdctz.net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166号T2栋
新能源投资市场:
热度持续升温
清洁的氢能源目前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世界各国鼓励氢能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氢能项目正在迅速增长。2018年以来我国的氢能发展进入加速期,中国氢能联盟2018年6月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50年,中国加氢站将超过1万座,中国氢能产业年经济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
“随着各地产业规划、扶持政策相继出台,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氢能将有机会与其他能源形成并存互补的局面,共同满足交通运输、家庭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的能源需求,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清洁化、绿色化转型作出贡献。”
技术:
尚待大规模验证
作为氢能技术方面的专家,新能源制造认为,我国氢能规模化应用面临着技术制约,而原因在于我国缺乏氢能供应网络基础设施,没有实际的应用场景,氢能应用技术就无法迭代升级,进而制约了技术水平提升。
“国内氢能供应基础设施相对欠缺,这直接阻碍了技术研发水平和可靠性的提升,单纯的实验室研究成果与高可靠性的实际应用之间还存在巨大差距。”
新能源企业谈到,其实化石能源制氢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但都是自产自用。未来随着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汽车的发展,氢会越来越多地用于交通,氢的储运技术亟待发展,我国这方面的技术还存在短板,急需开发高效可靠的储运技术。从长远看,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也需要加快发展,目前我国没有持续稳定运营的企业。“若某一天,可再生能源制氢的价格能够与煤制氢价格相当,氢能就可真正成为一个纯市场化的选择。”
政策:
仍需顶层设计
除了市场开拓和技术开发验证问题,政府持续稳定的政策引导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有20个城市出台氢能产业规划,但即使这样,如果没有产业规划路线图,氢能产业的发展依然会遇到各种障碍。”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氢能学会副主席毛宗强强调,“虽然各地都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政策,但氢能产业还需层面的规划与引导,因为氢能产业涉及到工信部、住建部、能源局等多个部委,急需成立一个氢能领导小组来统一协调,这对中国的氢能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层面的中长期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政策对于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氢能产业发展较快的给大家提供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无论是制定长期战略目标还是出台具体的鼓励政策,政府在引导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都不可小觑。比如日本,不仅制定了氢能产业发展的中短期和长期规划,而且实行力非常强,在每一时间节点和每个环节按照战略要求倒推,将大的战略分解成市场、技术以及资金具体的目标,并持续推进。再比如德国,政府在氢能技术的研发投入方面也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在氢能源汽车方面,政府给予了10年的免税优惠,极大地推动了氢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成熟。